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舞论对印度戏剧的历史影响以库迪亚旦剧为例(8)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库迪亚旦剧的服饰、化装与舞台布景,都遵循与《舞论》所载区别极大的一种模式。其中的原因是:“《舞论》版的妆饰类表演表达的是物质时间(corpo

库迪亚旦剧的服饰、化装与舞台布景,都遵循与《舞论》所载区别极大的一种模式。其中的原因是:“《舞论》版的妆饰类表演表达的是物质时间(corporeal time)、有形空间与戏剧所描述的人物等级。与此相反,库迪亚旦剧的舞台背景有一种仪式和象征的内涵,以柔嫩的椰子叶和嫩芽等饰物点缀舞台……库迪亚旦剧的妆饰旨在确证典型的梵剧的‘超现实'环境,与人类相处的神灵、恶魔与天国居民等非凡人物住在这一环境中……库迪亚旦剧的服饰并非只供个别角色所用,而是这些角色所代表的共同特征。”④Ibid., p80.顺着这一逻辑思维,苏妲还指出:“不同于《舞论》描述的表演方式,(库迪亚旦剧的)服饰和化装并不取决于人物的外在特征,而是由戏中具有表演潜力的人物重要性所决定。”⑤Ibid., p84.

婆罗多强调戏剧表演与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三位一体,这一点在库迪亚旦剧中也有体现。该剧不仅重视演员的面部表情、眼神、步伐和手势表演等,也重视音乐元素的运用。库迪亚旦剧运用源自《舞论》音阶论和调式论的21种拉格(曲调或旋律框架),它还运用达鲁瓦节奏(dhruvatala)等10种节奏类型(tala)。①Sudha Gopalakrishnan, Kutiyattam: The Heritage Theatre of India, pp89~90.库迪亚旦剧也大量运用鼓等膜鸣乐器和螺号等气鸣乐器、铙钹等体鸣乐器,而维那琴的运用较少。相关的乐器有:弥吒乌鼓(mizhavu)、打击乐库茨塔兰(kuzhitalam)、伊达卡鼓(idakka)、提米拉鼓(timila)、气鸣乐器库扎尔(kuzhal)、螺号(sankhu)。②Ibid., p80.从实际运用看,鼓手(Nambiar)在所有乐手中的地位似乎最为重要。他的台词吟诵是序幕的仪式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音乐性吟诵与不同的拉格和节奏型相结合。“鼓手的作用不只局限于乐队的一员,有时还充当指挥演出的戏班主人。”③Ibid., p104.这种作用似乎不见于《舞论》的记载。

味论是《舞论》的核心理论和全书的亮点之一,库迪亚旦剧也高度重视戏剧表演中9种情味的激发。④Ibid., pp91~92.

综上所述,《舞论》对库迪亚旦剧的历史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后者对婆罗多理论并非全盘照搬,而是结合时代发展和本土风情的一种变异性接纳。

需要说明的是,就印度传统艺术而言,迄今为止,婆罗多舞、卡塔克舞、卡塔卡利舞、奥迪西舞等古典舞蹈与穆丹迦鼓(Mrdanga)、塔布拉鼓(Tabla)等乐器先后引入中国的表演舞台,但库迪亚旦剧在国内表演舞台上似乎尚未出现。这说明中印文化交流尚待新的突破。近年来,泰戈尔戏剧在中国大陆不断上演,而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库迪亚旦剧,除了毛小雨等极少数学者外,国内学界很少有人关注,跨文化的舞台表演更是无从说起、无人问津。这种状况亟待改变。或许,库迪亚旦剧等印度传统戏剧引入中国舞台,昆曲、京剧、川剧、越剧或黄梅戏等中国传统戏曲引入印度舞台,不失为未来中印人文交流的一大亮点或新的友谊“视窗”。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qikandaodu/2021/0324/407.html



上一篇:香港铸造业总会年新春联欢晚宴暨文艺表演大赛
下一篇: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的文艺大众化研究基于马克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 | 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 | 文艺理论与批评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