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与美育重要论述的四重维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李 墨(1986-),男,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天津美术学院思政课部副教授。 翟 珣(1995-),女,法学硕士,天津美术学院思政课部助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他在文

李 墨(1986-),男,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天津美术学院思政课部副教授。

翟 珣(1995-),女,法学硕士,天津美术学院思政课部助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等系列重要讲话中所阐发的文艺新理念新理论新观点,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我国文艺创作传播的发展方向,也极大地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理论,是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方针。

一、在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时代中发现美

马克思主义美学立足于唯物史观,超越了古希腊“模仿式”美学观念,将康德语境下自由与必然的统一置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视阈之中,从生产劳动的价值尺度重新审视美,是一种具有鲜明实践观指向的美学理论,将人类美学哲学史翻开崭新一页。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堪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奠基之作,马克思在文中详细分析阐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将劳动这种生命活动确立为“满足一种需要即肉体生存需要”以及“改造对象世界”以证明自身是类存在物的能动的类活动[1]。正是在人类通过劳动完成对客观自然界的改造活动中,人的自由意志与外在的客观必然性达成统一并最终体现为具体的劳动成果——现实的“作品”。可以说,正是在劳动这种现实的实践中,人创造了自身并发现了专属于人的美的尺度和范畴。因此,劳动实践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创造自身的必要路径,构成马克思“艺术生产”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论来源,艺术生产和美的发现必须从现实和时代中来并作用于它们,作用于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对象世界”本身。其实,立足于现实进行艺术生产的中国式阐述早已有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作品的观念形态,认为文艺作为“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活[2]。革命时代生产的文艺作品应当植根于革命现实和需要,植根于群众生活和精神需求,毛泽东将人民群众现实的生活状态看作获取宝贵艺术矿藏的最佳质料,认为在群众的真实生活中蕴藏的现实状态,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2]。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当代中国现实阐释文艺与美育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为文艺和美育命题注入了新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3],文化自信作为引领新时代文艺观和美育思想发展路向的价值目标,其最重要的践行途径就是在艺术领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人民,文艺工作者唯有更多地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日常积累感悟中汲取艺术养分,方能不断收获到美的创造灵感。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以“脚踩大地”“咀嚼生活”等平实表述深刻揭示出发现美的正确方法,强调对群众真实生活状态的体认。新时代艺术院校的思政与美育教育,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国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关注人民群众等文艺与美育重要论述的精神内涵,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高度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为培育一代代国家艺术栋梁厚植文化沃土,引领艺术学习者、创作者在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时代中发现美。

二、在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环境中坚守美

由劳动的异化产生审美感觉的异化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点阐发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工业化以来“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4]。在资本的世界里,如若人的一切激情和热情都投入到对货币的追逐中,那么“一切都将成为它的奴仆,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淹没在贪财欲之中”[4]227。马克思并不否认物质需求在人的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审美活动的基础性条件就是首先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但“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4]192,则又揭示出逐利价值观对人审美活动的消解和异化。为此,马克思针对劳动异化所导致的人的异化这一现象进行批判,反对“把人的一切都变成可以出卖的和有用的”[4]228价值理念,主张使丰富的物质条件成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唯一的追求和目的。由此,马克思主义美学即具有了一种对“功利主义”的扬弃和超越的新美学属性。新时代语境下,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神要旨,给予社会主义文艺和美育思想以中国式的精彩脚注。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qikandaodu/2021/0709/520.html



上一篇:初探如何组织群众文艺创作
下一篇:徜徉于文学与书法之间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 | 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 | 文艺理论与批评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