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文革时期三突出文艺创作理论的出笼及危害(2)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69年,《红旗》杂志第11期发表署名“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的文章《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对塑造杨子荣等英雄形象的一

1969年,《红旗》杂志第11期发表署名“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的文章《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对塑造杨子荣等英雄形象的一些体会》。该文在谈到如何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时,对“三突出”的理论作了更加扼要的表述:“我们的经验是需要注意‘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篇文章后来被1969年11月3日的《人民日报》全文转载。此后,“三突出”的创作经验向全国推广。

由于“革命样板戏”不仅被定位为京剧的优秀样板,而且被定位为无产阶级文艺的优秀样板,因此,作为“革命样板戏”经验总结的“三突出”理论,自然也就被认为不仅是戏剧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而且是所有文艺创作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当时有一篇文章就明确提出:“革命样板戏的‘三突出’创作原则,是革命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作为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不仅戏剧、电影、小说的创作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而且连那些不一定写人物的诗歌、绘画等,也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1974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尹在勤”的文章《新诗要向革命样板戏学习》,就比较集中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文章写道:“革命样板戏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样板,是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和文艺方针的样板。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原则和经验,对于一切社会主义文艺都是普遍适用的。”“革命样板戏‘三突出’的创作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是毛主席倡导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艺术典型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个原则用于诗歌创作,既适用于叙事诗,也适用于抒情诗。”

由于强调在所有文艺创作中都必须遵循和运用“三突出”的理论,因此,“文革”中后期的文艺创作,都带有鲜明的“三突出”的印迹,这一理论也成为“文革”时期具有标志性的文艺理论。

阶级斗争需要文艺作品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

“三突出”的文艺创作理论首先提倡的就是文艺作品要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并把它当成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的文艺舞台上,在社会主义的文艺作品中,提倡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本无可厚非。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振奋人民的革命精神的作用;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实际上就是歌颂毛泽东,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革命和建设,因此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所以,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应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任务之一。但是,“三突出”的文艺创作理论,主要不是从这一角度来提倡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而是根据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提倡歌颂工农兵英雄人物,认为文艺作品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展阶级斗争的需要。

在文艺舞台上,在文艺作品中,主要描写什么人物,在阶级社会中,的确会在有意无意中反映出不同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利益需要,或多或少地起到为阶级斗争服务的作用。但这一现象不是绝对的,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会反映阶级斗争,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够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在反映阶级斗争的作品中,大多数的作品在主观上也只是按照作者的价值观,去艺术化地反映人类社会的各种人物和事件,借此表达作者的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而并没有直接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意图。但“三突出”的文艺创作理论却把文艺作品与阶级斗争的关系绝对化、夸大化,认为在文艺舞台上,以什么样的人物为主要人物,“就标志着什么阶级占领舞台,什么阶级的代表成为舞台的主人”。而什么阶级占领舞台,成为舞台的主人,反映的是哪一个阶级在文艺舞台上实施专政的问题。“在文艺舞台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占统治地位呢,还是工农兵占统治地位,这是由哪一个阶级在文艺领域里实行专政的大问题。”这种理论认为,在“文革”前的文艺舞台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占了统治地位,“年年月月,世世代代,千百出戏,演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唱的是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帝王将相在文艺舞台上耀武扬威,少爷小姐在文艺舞台上忸怩作态”,因此在这些舞台上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而以工农兵英雄形象占领文艺舞台,“赶跑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就是要在文艺领域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qikandaodu/2021/0418/427.html



上一篇:沿党的思想而行依源头活水而进
下一篇: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文艺理论的历史贡献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 | 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 | 文艺理论与批评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