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论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6)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四,艺术人文教养应该是潜在的。艺术人文,指的是艺术是历史长流中的艺术,是宏阔文化思想中的艺术,放在艺术史的背景里来观照艺术,放在文化史

其四,艺术人文教养应该是潜在的。艺术人文,指的是艺术是历史长流中的艺术,是宏阔文化思想中的艺术,放在艺术史的背景里来观照艺术,放在文化史的背景里来观照艺术,艺术就会别开生面,波澜壮阔。本文中诗画融通的实践,融诗画,连古今,通中外,实质上,已经暗含了作为人文的艺术的视角,在这样的视域中,活色生香的艺术作品背后,其实皆沉淀着深厚的思想文化背景。比如《唐人宫乐图》与霍贝玛《林荫道》,从透视角度而言,前者(桌子)近小远大,后者(路)近大远小,这截然相悖的空间经营,实实蕴含着中西文化迥然不同的空间观与思维方式。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完全不需要这么深入地去理解这些艺术背后的思想,他们只需要直观这些作品,触目生春,有了形象记忆,若干年以后,他们学到中外文明史、中外思想史的某些部分,这些画作定会栩然浮现,豁然贯通。艺术人文的教养,在国外主要是通过艺术史的学习来实现的,在儿童美育中,这只适宜于高年级的孩子,因此关于艺术的历史知识、关于艺术的思想识见,这些人文教养在儿童美育中,主要应该是潜在的、暗示的、穆如清风、雨润朝华的。

盼望孩子秀拔出群、成龙成凤,这是天下父母最美好的愿景,因此,也催生了当今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儿童美育实践活动。所谓儿童美育,即“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培养形成健全的协调的审美心理结构,通过促进儿童的审美发展,来促进儿童丰富、完整个性的形成。”[1]杜卫主编:《儿童美育概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页。因此,儿童美育也就是关于美的感性教育,而一切烂漫的感性,终会闪烁于人格的波光中[2]参见曾繁仁著:《美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13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说,儿童美育是孩子人格健全、个性养成、创造力蕴藉的首善之途。然而,关于儿童美育的系统学理与科学实践研究,在当前中国美育学界,却显得极为薄弱。本文基于儿童的成长经历,反思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开掘中外经典书画艺术资源,提出一种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观念,即通过诗画融通,从小系统涵育孩子锐敏的感觉、滋润的情感、清明的思致、生动的创造和斑斓的底色五个层次,最终实现对孩子悦目悦耳、悦情悦志的美育滋养,由此期望为中国儿童的美育提供一个全新视角。选择诗画融通进行儿童美育,有三点学理因由略作说明:其一,诗词与绘画,皆是有情有象,有情致温柔,有象得生动,对于儿童来说,有情有象的世界才可亲近。其二,诗词、绘画中皆有音乐,中国古典诗词平仄起落、回环往复,有音乐感,绘画中同样有点、线、面起落开合、呼应舒卷的音乐感,所以我们通过诗词与绘画两个品类的“读”与“看”,实际上把音乐这第三个品类的“听”也带进来了[1]参见王新著:《诗画乐的融通:多维视域下的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这样对全面开放孩子的感觉、完整熏习孩子的人格就更为水到渠成了。其三,根据脑神经学的研究,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左脑主理性、语言,属分析性逻辑思维;右脑主感性、直觉,属空间与综合性形象思维,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可以大大地兴发人的创造力[2]同上,第131页。。很显然,诗词作为语言艺术,有利于孩子左脑的开发,绘画作为空间艺术,有利于孩子右脑的开发,诗画乐融通的美育,有利于孩子左右脑协调平衡发展,大大促进孩子的大脑潜能含蓄。因此下文即以诗画融通视角,在儿童美育感觉、情感、思致、创造与底色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生动细节培养孩子锐敏的感觉鲜活的、锐敏的感觉,不仅是健康优美人格的前提,也是所有审美的基本前提,还是创造力的重要前提。儿童美育无疑要注重引导孩子眼、耳、鼻、舌、身全面开放,培养其看、听、闻、品、觉的感知能力,甚至是多种感官互通的“通感”能力,或单一感官强化的“闭感”能力。诗画融通的生动细节,培养孩子的锐敏感知。细节是培养从儿童到大人锐敏的、鲜活的、开放的感知能力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面,审美细节特别多,最典型的是诗眼,即诗中精金萃玉、画龙点睛处,像“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的“微”“疏”二字就是诗眼,在描摹“云”“雨”轻微疏淡的视听感知上,就极其传神。从形态上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圆”;从色彩上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白”;“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还有“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扶”“失”都是诗眼,都有生动传神的细节。绘画也有画眼,就是画中引起关注的重要细节处,如南宋画家夏圭的《风雨归舟图》,全幅主体是风雨中的堤树、屋宇与江湖山水,唯有画幅左前方边缘处的一痕渔船,并不起眼,点明“归舟”,此细节即为“画眼”。又如巴洛克时代画家卡拉瓦乔的《抱水果篮的男孩》,画面中有很鲜亮的水果和少年,但细节在哪里呢?如果让孩子辨识的话,左下角那个地方有一片叶子,那个叶子已经枯萎了,这是重要的细节。这个细节有更深的涵义,西方绘画有这样一个传统,通过枯萎的水果、食物等,表示物质虽然很鲜美,但是在时间和死亡面前都不可能永恒,无物可存。细节会培养孩子更细腻地观察世界的眼光,而敏于细节是审美创造力的起点。从诗画融通的视角,应该着意培养孩子视觉、触觉、味觉、听觉、肤觉、通感、闭感、微妙感八个方面的敏锐感知,尤其是微妙感的培养。诗词可选择如南宋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影、暗香、月下梅、水中影、水月香,此般若有若无、似虚似实的意境,很是微妙,极能培养孩子锐敏的感觉。绘画如取元代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这是一幅以书法入绘画的代表作,树枝以篆法所画,显得圆实;近坡以书法中的飞白写就,显得苍老;远水,以侧锋拖出,显得毛涩。这些线条质感各有不同,让孩子数一数、摸一摸这些线条,对培养感知微妙的能力有所裨益。当然,要特别指出诗画中的细节感知,最终有赖于和孩子具体的、实际的生活经验相印证、呼应和拓发。所以带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体验生活的细节,丰富生活的色彩,看一瓢波纹、数几星花蕊,或者上山逮鸟、下水摸鱼,并且能有意识地把具体经验和诗画审美联系起来点化孩子,如看到疏影横斜的梅花,就提醒是否能找到某首诗歌、某幅绘画,与之对应,为之形容,这样一来,诗画融通的美育效力就会真正显发出来。二、滋润的情感培养孩子爱的智慧诗画融通的有情世界,培养孩子爱的智慧。智慧有来自知性的智慧,也有来自德性的智慧,更有来自德性和诗性的爱的智慧,爱关联于滋润的情感。人类历史上诸多圣贤、诗人、艺术家,如沈从文、丰子恺、梵高、伦勃朗,他们拥有最滋润、最炽热、最辽阔、最深沉的情感,他们为人类贡献的是爱的智慧。在诗词或绘画里面,凡是伟大的艺术,都给我们创造一个非常有感情、有深情的世界,这个情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等我们常见的人间情愫;还可以是一种博爱之情,天人合一之情,对物、对事、对人,皆可以身心以应,温柔而有深情。中国古典诗词里面,有无数这样的深情世界。在小女七个月大时,我就给她念一首诗,一直到现在我都还给她念,这首诗虽很小很精致,但是也很浩大,它就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它大在哪里?大在只有一颗诗人博爱万物的心灵才会在一夜风雨之后,深情眷顾昨夜的落花。刮了一夜的风,下了一夜的雨,其他人可能会关心明天路上会不会积水,阳台上的衣服有没有打湿,但是诗人会殷勤关心这个世界上枝头的花朵,还有多少飘落了多少。通过这样一首小诗,我们就可以让孩子靠近如一颗和花朵共同亲近的同频共振的温柔、博大的心灵,感知到天地的深情。在绘画中,同样创造了无数这样的深情世界。如林风眠的《憩》中那种枝头悠然休憩的小鸟,充满温柔爱意。丰子恺先生的画中,一树盎然开放的梅花和三个朋友,团团围坐于一桌,旁边有一行题诗“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真是山鸟山花好兄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情世界。在西方绘画中,伦勃朗的《浪子归来》虽然是《圣经》题材作品,但衣衫褴褛的浪子在被全世界拒绝以后伤情满怀地投入老父亲的怀抱,这时轻轻搂着儿子肩膀的老父亲,那一脸温柔的情意,既是神性的义,也是人间的情。黄宾虹说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浑厚华滋,油画境界同样如此,伦勃朗就是油画世界真正达到浑厚华滋的伟大人物,他是一个有着悲悯深情的人[1]参见王新著:《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新星出版社,2014年,第55页。。从诗画融通的视角,应该在亲情、爱情、兄弟情、友情、闲情、略带痛感的愁情、终极关怀的悲情、博爱众生的同情八个方面,着意培养孩子滋润的情感,滋润体现在诗画中情感的丰富、微妙、细腻与深沉。所以,在亲情、爱情、友情等一般日常情感外,还应该选择更富有曲折感的闲情、愁情,更富有超越性的悲情与同情。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很多孩子,包括大学生,不光对这个世界对她的父母都很冷漠,没有爱的能力,这很可怕,很须警醒,美育一定要关注与应对这样的问题。三、智性意趣培养孩子清明的思致诗画融通的智性意趣,培养孩子清明的思致。按照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孩子一般10岁以前擅长直观形象,10岁以后才会逐步发展抽象思维,知性世界才会丰富起来。然而我们也注意到10岁以前儿童的思维,也并非全部为形象感知与情感沉溺,而是在其中萌生着初步的知性能力,比如孩子对艺术中的细节感知,很多时候并非感性的,而是为观念的。在儿童艺术创作中,有多少细节,往往就有多少他们要表达的观念[1][美]埃略特·W.艾斯纳著:《艺术视觉的教育》,郭祯祥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116页。。在儿童几岁时完成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上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一定有她的说法,在很复杂密实的画面上,没有一个细节是她没有考虑过而随意画出的。当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所有知性思维都根植于人类形象思维的感性沃土上,所以通过诗画融通的有情有象世界,培养孩子初步的知性思致是完全可行的。这里以诗画中活泼的故事为例,活泼的故事培养叙事思维。在儿童一两岁的时候对色彩特别敏感,但是从三岁开始,她就会对听故事和讲故事特别有兴趣,而且乐此不疲,一直会持续到六岁。故事就是叙事,能把一个故事按前后因果次序完整讲出来,有时还能穿插细节,旁逸斜出、杂花生树、活灵活现讲出来,这其中就有初步的知性秩序与结构安排,是培养知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说,叙事思维为理性思致的奠基。在我们的诗画艺术里面,恰恰有很多这样的活泼故事,在儿童美育里,应该着意探究如何把这一块能力开启出来。在古典诗词中,譬如唐代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其中自然有一个关于桃花的深情故事,这里的桃花是实有的桃花,也可以是一张像桃花一样的脸,还可以是一个叫桃花公主的美人,围绕着相逢与离别,我们可以讲出很多个故事,孩子必然对诗中故事很有兴趣。绘画同样如此,就算不是叙事画种,也可以来融入这样的一种方式和视角,比如元代倪瓒《容膝斋图》,好像和叙事完全无关,画面上空无一人,只有一个空亭。当和小朋友交流时可以与他设定情景:“如果你一个人,你想想会在这个亭子里面干什么呢?前面有条江,你假如要渡到江那边去,会怎么过去呢?”这样一“编导”,孩子就“角色化”,化美为媚,融入了画面,有了故事。在这些优美的山水画里面,孩子完全可以来创造属于她自己的活泼故事和体验。从诗画融通的视角,着意培养孩子清明的思致。有了这些思维的质素,孩子能初步赋予杂多世界以秩序,获得一定知性思考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知性质素,在诗画世界里,实际都溶解在鲜活的感性意象中,比如说最富于知性思辨的“反思力”,我们让他化身于顾恺之笔下的美女揽镜“自照”,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容易接受,也能伏笔千里,生发久远。四、余味与余韵培养孩子生动的创造力诗画融通的创造手笔,培养孩子生动的创造力。艺术创作是衡量一个人创造力的试金石,经典诗画艺术中蕴藏着人类江声浩荡、波涌千年的创造力长河。而想象力又是创造力之源,想象力是以“象”无中生有的心理与思维能力,诗画艺术中的余味与余韵,最能培养想象力。中国古典诗词讲余味,司空图强调味外之旨,就是意境。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就是境生象外,如果只有生动形象,而不能铺展开一个更广阔的想象世界,境就不会产生。“枯藤老树昏鸦”,单独的几个象不能产生境,“小桥流水人家”,这时更宽广的画面出来,境也就开始出来了,境比象要多出一些东西,也就是言有尽意无穷,味外之旨。李白的《静夜思》大家耳熟能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问孩子:李白在思什么呢?也许是在想故乡的奶奶、爷爷,故乡的梅花,或者是想故乡的池塘、故乡的菜园;只有这样的故乡,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亲切、最有爱的。余味就在“低头思故乡”这个无限丰富的故乡里面;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诗歌没有全部说完道明的余味里,展开想象力的翅膀。中国绘画讲余韵,“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就是强调画外之韵,就是要有多余的东西,在画之外、点线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好的绘画里面有余韵。赵孟頫的《水村图》,平沙远渚,一派宁静淡远,采用中国文人山水画惯用的平远构图,游目骋怀,牵引观者的眼光走向无限的远景,使观者展开想象力。西方梵高《咖啡馆外的星空》绘画也很有余韵,这些斑斓的星空,像花朵一样盛开,可以供孩子驰骋无限辽阔的想象。五、自然意蕴、形式意味、古典意境熏染孩子斑斓的生命底色诗画融通的自然意蕴、形式意味、古典意境能熏染孩子斑斓的生命底色。底色,顾名思义,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原土,所谓感觉、情感、思致、创造力,全部抽芽、拔节、茁壮于此。一个健康的生命,其孩童时期生命底色的熏染应该是又丰茂又斑斓、又澄澈又天然。诗画艺术无疑是熏染儿童健康生命底色的重要途径。儿童美感的养成,和儿童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与把握有关,在我看来,诗画融通中的形式美规律主要有框架律、重复律、对比律、和谐律、婉转律五大类,这也是所有艺术的主要形式美律则,儿童如果对此五类律则比较敏感了,那就具备了优秀的美感素质。克莱夫说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让其理解这些形式,或者形式里面积淀的深刻的意味,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让诗画融通的美好“形式”成为一种春风又绿的空气,熏习孩子的生命底色。比如框架律,中西绘画画框的设定,就意味着艺术自足空间从自然空间中独立出来,画框的不同空间经营与风格表现就会完全不一样。以绘画观诗,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两只黄鹂鸣翠柳是中国工笔花鸟,如同宋徽宗的《梅花绣眼图》;一行白鹭上青天,乃写意山水;窗含西岭千秋雪,是西洋油画风景特写,如同马蒂斯的《开着的窗户》;门泊东吴万里船,乃焦点透视规范的油画风景。全诗诗中有画,前后两联,框架不同,体现完全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很容易给孩子生动展示中西绘画的形式差异。又比如婉转律,李义山的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一句由现在询问未来,二句言现在,三句复言未来,四句再由未来回想现在(未来之过去也)。单过去、现在、未来,往复回环,在恍兮惚兮的时间婉转中,极具迷离惝恍之美。绘画亦有婉转律,中国画长卷和西方油画不一样,中国画不会追求前景、中景、远景那种“焦点透视”的纵深空间,而是像电影摇镜头一样,在平面上左右展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非常富有音乐性,这是中国最独特的哲学时空观所造成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根据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若断若现的路径,在画面上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像拼贴画一样,沿着山脉起起落落、高高低低地去排列拼贴,宛如五线谱,非常有音乐感,有意让他无意识地感知中国长卷的婉转形式“意味”。当然,孩子肯定不需要懂这么深刻复杂的东西,但我们可以让他们接近这些“婉转”形式,染就生命的底色,以后他们慢慢长大,就会知道这些诗画背后有深刻的哲学观与世界观。从诗画融通的视角,应该在自然意蕴、形式意味、古典意境三个层次着意熏习孩子健康的生命底色。自然意蕴,在诗画艺术中,从生命负面、人迹罕至的荒野,逐步过渡到肯定生命、天人和谐的家园,各类型自然皆有全面生动的表现,自然应该是孩子最容易亲近与印证的意象。形式意味,五大类型,已如前所论。古典意境,既是诗画审美的最高成就,也是生命品质的最高境界,可选择生动与浑茫、清澈与迷离、清俊与浑厚三组古典意境,每组前者皆体贴儿童的审美心理与性格,每组后者内涵有着更复杂、更深沉、更辽阔的审美意味与生命境界,对于儿童来说显然有所超越与隔膜,但既然是底色熏习,无妨给孩子更多样的可能。六、余论:儿童美育中的艺术欣赏、创作、批评与教养要充分落实前文所论儿童美育的五个层次内容,须在儿童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教养四个方面有所析明,消除一些惯常误解,正本清源:儿童美育应该以艺术欣赏作为主体,艺术创作作为辅助,艺术批评作为引领,艺术人文作为教养。其一,艺术欣赏应该优先于艺术创作。不能过早急于让孩子去创作,甚至是追求创作得多么栩栩如生、多么美轮美奂,最重要的是,以艺术欣赏,带领孩子走近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为之析明,什么是最好的、最美的,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把最好、最美的诗画春风带给她,春风风人,熏习出一种好的品味。现在诸多儿童艺术培训班,过早地进行艺术的技术训练,而且是相当单一的艺术技术训练模式,比如绘画中的契斯恰科夫模式,把“画得像”作为唯一艺术目标[1]参见王新著:《孤往雄心: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83页。,恰恰是把孩子的审美品味与创造力给败坏了,与儿童美育真义相去甚远。艺术欣赏应该是有标准的,人类艺术创造了很多辉煌灿烂的经典,比如古典艺术、现代主义艺术、当代艺术;儿童艺术欣赏应该以经典为主,尤其以雍容雅正的古典经典为主,如果让古典经典成为孩子成长的无所不在的空气,给她浸润出了斑斓的生命底色以后,等长大了其审美品味一般不会差,且是开放的,对千奇百怪的、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艺术、当代艺术等接受与理解,应该都会水到渠成、海纳百川。因为古典艺术是一个人创造力和审美品味的试金石,最精微、最深刻、最饱满,也最辽阔。艺术欣赏应注意场域性。在一般的书本图像复制品观摩、欣赏之外,儿童艺术欣赏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置身于艺术创作发生与展示的“原境”,这种“原境”往往肌理蔚秀、元气淋漓,有极好的场域性,弥漫、生发在场域之中的气氛、味道、光影,能迅速沁润儿童身心,行“不言之教”。比如各类宗教壁画、雕塑,其原境场域就在寺庙、教堂,在巍峨而神秘的氛围中,儿童自然裹卷其中,沉醉其中。又比如艺术家的工作室场域。有机会、有条件的话,多带孩子参观一些好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因为这是艺术创作发生的第一现场:或者如复原的贾科梅蒂工作室,杂乱狂放,色滴泥沫四溅;或者如中国画家工作室大多窗几明净,文雅清幽。让孩子切身地感受那个氛围,在这个氛围场域里面来欣赏艺术,他一定眉目朗朗,灵光闪烁。最多的,当然还是艺术真迹展示场域,即博物馆、美术馆场域。无论是煌煌正大的古典型馆,还是奇突新异的现代型馆,为了呈现真迹的灵韵,一定会营造恰当的氛围、光影,造就仪式感,形成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美育场域氛围。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场域氛围教育,比起书本复制品,效力当然大得多,用保加利亚教育家洛扎诺夫理论,此即为暗示教学法:儿童在审美场域中,有很多无意识的外围知觉,这些知觉不是意识所关注的中心,但以后可以进入注意的中心;而且从外围知觉得来的信息,最容易作用于儿童潜意识,变成长期记忆。其二,儿童艺术创作应该卷舒开合任天真,与艺术欣赏的标准不应该一样,欣赏以古典艺术为主,创作应该自由开放,落英缤纷,兼容各种材料、各种技法、各种风格[1]参见顾菁著:《当代艺术与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7-9页。。中外艺术史上的卓越创造,正为之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如西方艺术史上三个以人为题材的作品,安格尔的《泉》,新古典主义风格,优美和谐;毕加索的《亚威侬少女》,一堆鸡零狗碎的碎片拼贴;波洛克的《蓝色波兰人》,全是抽象色点、色线滴溅。可见,艺术大花园万般红紫、百卉芳菲。所以我们对孩子的创作评价完全可以更丰富、更多元、更开放,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他、框束他、误导他,如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尔德的观点就是,儿童创作美,只要表达了自我,就是最好的创造[2]参见维克多·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成长》(修订版),王德育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第65页。。据我的观察,结合有关研究发现,在视觉艺术方面,儿童几个月大时,就能感知色彩,2岁左右就能感知形状,1—3岁就有涂鸦动作带来的韵律快感;4—7岁就能采用图式意象表达,并且用线表现的能力飞速增强;8—11岁开始有学习视觉形象表现的技巧需要;11—13岁有了空间感,能够学习一定造型技术,表现统一空间;14—15岁绘画能力开始停滞[3]综合罗恩菲德、陆雅青、杨景芝等人研究:[美]维克多·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成长》(修订版),王德育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第65页;杨景芝著:《儿童原创艺术研究》,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80页;陆雅青著:《艺术治疗: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在语言艺术方面,儿童1—2岁就有简单语言表达能力,2—3岁就能对语言形式本身的节奏、旋律产生极强模仿记忆力,3—6岁,故事叙事力飞速增长,6岁以后能脱离图画书,熟练掌握语法规则,完整理解故事、自由表达故事,几与成人无异。[4]参见[瑞士]让·皮亚杰著:《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由此可知,儿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天才,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真烂漫的自由创造力,恰恰是诸多坏的艺术技术训练与美育教养,泯灭了孩子的创造力,磋磨了孩子的天性。因此早早地送孩子上各类艺术培训班,未必是好事,孩子对某类艺术技法学习的渴望,要到了较大年龄才会变得迫切,在此之前,都是自由表达的渴望。诗画融通的艺术创作,对儿童来说较难,需要着意费心引导。当然,奠基在诗画融通的艺术欣赏之上,这种引导就会变得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些。一般可以先诗后画,或者先画后诗。先诗后画,可以找一首古典诗词,朗吟曼诵,然后删繁就简、逸笔草草地描述其诗中意境,留有余味、空白,引导孩子根据意境去自由创作,最终落实于画。先画后诗,多是等孩子完成一幅绘画以后,启发孩子根据画面内容,写出一段活泼泼而有诗意的文句(现代诗),简洁为要,当然有时候,也可以找到一首或一句现成的古典诗,与之恰当匹配,诗画两契。也可以在画上题诗,图文互用,诗画融通,两厢映发。其三,艺术批评应是适度地培养儿童初步的艺术反思和评价能力,但是不可过度,不能向孩子一味灌输某个稳固的审美标准,哪怕他再高大上,再阳春白雪。合适的方式是可以有意无意引导孩子进行艺术比较,实际上,艺术批评有两个方面内容:对其他人作品的评价与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评价最好的方式是比较,让孩子拿待评价的作品(他人的或自己的),和同类的作品比较,和经典的作品比较,和自己之前或之后的作品比较,“彼此如何较短长”,适当地比较,会利于孩子养成一定的审美反思和评价能力。比如《大闹天宫》这个动画片,在我看来,老版实在美妙太多,新版更卡通,色彩更光鲜亮丽,可能会更吸引孩子;但是就艺术水准而言,老版那种虚实相成,那种形神兼备,那种趣味横生,味道显然更足。在对儿童艺术作品评价的标准上,国外艺术教育界一般有三个方面标准,其实跟成人作品评价也是大同小异[1][美]维克多·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成长》(修订版),王德育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第59页。:一作品表达自我是否充分;二作品材料驾驭是否娴熟;三作品诸形式构成是否协调、完整。其中,第一条标准最为根本,也就是重视孩子创作过程本身,甚于一切,“我做,故我在”。需要警惕的是,现在形形色色的各类儿童绘画艺术大赛,主要还是落在对完成作品的评价比拼上;实际上,很多看似圆熟出色的作品,其实是家长或辅导老师帮助修改完成的,过于老成持重,与儿童的清水芙蓉、天质自然,与儿童美育的成人精义相去甚远。艺术批评除了要目光炯炯看出来,还得绘声绘色说出来,所以适度的艺术批评,既能对孩子的健康审美品味与审美价值观予以引领,又能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四,艺术人文教养应该是潜在的。艺术人文,指的是艺术是历史长流中的艺术,是宏阔文化思想中的艺术,放在艺术史的背景里来观照艺术,放在文化史的背景里来观照艺术,艺术就会别开生面,波澜壮阔。本文中诗画融通的实践,融诗画,连古今,通中外,实质上,已经暗含了作为人文的艺术的视角,在这样的视域中,活色生香的艺术作品背后,其实皆沉淀着深厚的思想文化背景。比如《唐人宫乐图》与霍贝玛《林荫道》,从透视角度而言,前者(桌子)近小远大,后者(路)近大远小,这截然相悖的空间经营,实实蕴含着中西文化迥然不同的空间观与思维方式。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完全不需要这么深入地去理解这些艺术背后的思想,他们只需要直观这些作品,触目生春,有了形象记忆,若干年以后,他们学到中外文明史、中外思想史的某些部分,这些画作定会栩然浮现,豁然贯通。艺术人文的教养,在国外主要是通过艺术史的学习来实现的,在儿童美育中,这只适宜于高年级的孩子,因此关于艺术的历史知识、关于艺术的思想识见,这些人文教养在儿童美育中,主要应该是潜在的、暗示的、穆如清风、雨润朝华的。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qikandaodu/2021/0205/332.html



上一篇:郑惠生教授教学风格美及启示意义 ——以《美
下一篇:《舞论》对印度戏剧的历史影响:以库迪亚旦剧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 | 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 | 文艺理论与批评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