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论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3)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我们的诗画艺术里面,恰恰有很多这样的活泼故事,在儿童美育里,应该着意探究如何把这一块能力开启出来。在古典诗词中,譬如唐代崔护的诗“去年

在我们的诗画艺术里面,恰恰有很多这样的活泼故事,在儿童美育里,应该着意探究如何把这一块能力开启出来。在古典诗词中,譬如唐代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其中自然有一个关于桃花的深情故事,这里的桃花是实有的桃花,也可以是一张像桃花一样的脸,还可以是一个叫桃花公主的美人,围绕着相逢与离别,我们可以讲出很多个故事,孩子必然对诗中故事很有兴趣。绘画同样如此,就算不是叙事画种,也可以来融入这样的一种方式和视角,比如元代倪瓒《容膝斋图》,好像和叙事完全无关,画面上空无一人,只有一个空亭。当和小朋友交流时可以与他设定情景:“如果你一个人,你想想会在这个亭子里面干什么呢?前面有条江,你假如要渡到江那边去,会怎么过去呢?”这样一“编导”,孩子就“角色化”,化美为媚,融入了画面,有了故事。在这些优美的山水画里面,孩子完全可以来创造属于她自己的活泼故事和体验。

从诗画融通的视角,着意培养孩子清明的思致。有了这些思维的质素,孩子能初步赋予杂多世界以秩序,获得一定知性思考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知性质素,在诗画世界里,实际都溶解在鲜活的感性意象中,比如说最富于知性思辨的“反思力”,我们让他化身于顾恺之笔下的美女揽镜“自照”,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容易接受,也能伏笔千里,生发久远。

四、余味与余韵培养孩子生动的创造力

诗画融通的创造手笔,培养孩子生动的创造力。艺术创作是衡量一个人创造力的试金石,经典诗画艺术中蕴藏着人类江声浩荡、波涌千年的创造力长河。而想象力又是创造力之源,想象力是以“象”无中生有的心理与思维能力,诗画艺术中的余味与余韵,最能培养想象力。

中国古典诗词讲余味,司空图强调味外之旨,就是意境。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就是境生象外,如果只有生动形象,而不能铺展开一个更广阔的想象世界,境就不会产生。“枯藤老树昏鸦”,单独的几个象不能产生境,“小桥流水人家”,这时更宽广的画面出来,境也就开始出来了,境比象要多出一些东西,也就是言有尽意无穷,味外之旨。李白的《静夜思》大家耳熟能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问孩子:李白在思什么呢?也许是在想故乡的奶奶、爷爷,故乡的梅花,或者是想故乡的池塘、故乡的菜园;只有这样的故乡,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亲切、最有爱的。余味就在“低头思故乡”这个无限丰富的故乡里面;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诗歌没有全部说完道明的余味里,展开想象力的翅膀。

中国绘画讲余韵,“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就是强调画外之韵,就是要有多余的东西,在画之外、点线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好的绘画里面有余韵。赵孟頫的《水村图》,平沙远渚,一派宁静淡远,采用中国文人山水画惯用的平远构图,游目骋怀,牵引观者的眼光走向无限的远景,使观者展开想象力。西方梵高《咖啡馆外的星空》绘画也很有余韵,这些斑斓的星空,像花朵一样盛开,可以供孩子驰骋无限辽阔的想象。

五、自然意蕴、形式意味、古典意境熏染孩子斑斓的生命底色

诗画融通的自然意蕴、形式意味、古典意境能熏染孩子斑斓的生命底色。底色,顾名思义,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原土,所谓感觉、情感、思致、创造力,全部抽芽、拔节、茁壮于此。一个健康的生命,其孩童时期生命底色的熏染应该是又丰茂又斑斓、又澄澈又天然。诗画艺术无疑是熏染儿童健康生命底色的重要途径。

儿童美感的养成,和儿童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与把握有关,在我看来,诗画融通中的形式美规律主要有框架律、重复律、对比律、和谐律、婉转律五大类,这也是所有艺术的主要形式美律则,儿童如果对此五类律则比较敏感了,那就具备了优秀的美感素质。克莱夫说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让其理解这些形式,或者形式里面积淀的深刻的意味,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让诗画融通的美好“形式”成为一种春风又绿的空气,熏习孩子的生命底色。比如框架律,中西绘画画框的设定,就意味着艺术自足空间从自然空间中独立出来,画框的不同空间经营与风格表现就会完全不一样。以绘画观诗,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两只黄鹂鸣翠柳是中国工笔花鸟,如同宋徽宗的《梅花绣眼图》;一行白鹭上青天,乃写意山水;窗含西岭千秋雪,是西洋油画风景特写,如同马蒂斯的《开着的窗户》;门泊东吴万里船,乃焦点透视规范的油画风景。全诗诗中有画,前后两联,框架不同,体现完全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很容易给孩子生动展示中西绘画的形式差异。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qikandaodu/2021/0205/332.html



上一篇:郑惠生教授教学风格美及启示意义 ——以《美
下一篇:《舞论》对印度戏剧的历史影响:以库迪亚旦剧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 | 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 | 文艺理论与批评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