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六朝文艺创作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3)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正如诸葛铠《为人造物的艺术》中所说:“对设计的本质可以作这样的描述: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也可以说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其中有美的规律、

正如诸葛铠《为人造物的艺术》中所说:“对设计的本质可以作这样的描述: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也可以说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其中有美的规律、为人、造物三个关键词。美的规律即是艺术的规律;为人即是便于人的使用,亦即功效;造物即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发明创造和制造。当这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时,才是有价值的设计。”[9](P70)张道一先生也说:“造物艺术是将其看作在人的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创造。它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体现出人的创造的一种原发性的‘本元文化’,也就是综合性的文化,表现了综合的文明。”[10](P264)纵观六朝的陵墓石刻,挥散自如的曲线充分展现了物体造型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同时也充分展露出这一时代的精神及文化风尚。以南京狮子冲陵墓雕刻造型为例,作为陈文帝陈蒨之墓的石兽有生动的造型,精美的雕刻。该雕刻整体造型动态重心向后,四足前爪上翘离地,有顿足欲飞之势。但若细致分析细节会发现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养分。如该陵墓的兽身两侧似云纹,但更似于佛教造像中飞天周围的飞云纹饰,这正是从佛教艺术而来。宋元的青瓷青花、明代的景泰蓝与宣德炉、清代的刺绣织锦和螺钿等传统造物设计,无不体现着六朝以来这种功能与形式并重的“淡思浓采”审美理念的延续。刘岱《中国文化新论》总结的好:“其实,严格地说,任何一个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外在的有形事物的创造,都与其内在心灵世界的开拓相呼应。器物工艺也好,典章制度也好,科学技术也好,文学艺术也好,都可以说是人类思想智识、价值意义和精神情操的具体表现。两者息息相通,互为映照。”

三、工匠精神的传承

“人一次又一次的处于像‘在十字路口的海克斯立斯’一样的境地(普罗迪库斯语),他必须‘选择’其生活的范例(柏拉图语),并且偏爱较好的(亚里士多德语)”。[11](P194)传统的工艺的根本是诞生于其中的工匠精神。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它是工匠对自己的创作产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完善自己的工艺,来实现创造完美器物,并且享受器物在手中升华的过程,这时他们完成‘精神’、‘器物’与‘技艺’三者的交互。其中精神包含着工匠的价值理念、审美意象和道德修养,是创作的起点,也是核心,构成器物的文化基因”。[12](P136)而本文的工匠精神包含了以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学创作主体的精神。我们现分析工匠精神在敬业与技艺两个方面的体现。

敬业精神是工匠在精神层面最基本却又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荀子·王霸》云:“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8](P122)又《百工由圣人作赋》曰:“统尔六职,良哉百工。何艺事以斯作,由圣人而是崇。……虽大匠之述作,皆往哲之规为。既执技而纷若,诚取法以宜。”[13](P202)敬业精神就是文艺创作者热爱这份工作,专注于此,在创作过程中要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坚守这份对文艺创作的热爱。可以说六朝的文艺创作者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体现出了工匠精神方面最重要的品质。如戴逵为了能雕塑出富有民族文化基因又不失佛祖本色的佛像,竟然躲在佛像之下的帷帐中,听人们的各种评价。在此基础上,花了三年时间将搜集来的合理意见应用于佛像雕刻中。终于雕刻完成一尊既符合佛经要义又具备民族特色的佛像。而北朝的蒋少游热衷于造物活动,即便工匠为当世人轻贱,也改变不了他执意于造物的信念。甚至还有热爱造物工作超过仕途的人。《北史·王叡传》就记载了王椿辞官的事。“椿园宅华广,声伎自适。或有劝椿仕者,椿笑而不答。雅有巧思,凡所营制,可为后法”。[14](P3020)在文学创作领域我们也时常为创作主体痴迷敬业的精神所感动。如扬雄因为过度专注于赋的创作思考中,竟然梦见自己内脏掉出。故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说:“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4](P646)左思创作《三都赋》几乎十年足不出户,将纸笔铺满住所的每个角落,一旦有所思,辄记录于纸张之上,终于写成名赋。工匠精神在器物上则体现出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品质。这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具体体现在文艺创作上就是创作者一丝不苟,作品于眼中留不下半点瑕疵。有时这种严苛的要求是造物活动的发起者。如赫连勃勃对统万城建造的苛刻要求,让检查的官员使用武器打击城墙。如果城墙出现裂痕等瑕疵奴隶型工匠就会被处死,反之则处死检查的工匠。虽然残酷,但也可见六朝人对造物品质的高标准。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qikandaodu/2021/0610/473.html



上一篇:谈文艺编剧的形象思维方式
下一篇: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宏大叙事读新时代文论与审美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 | 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 | 文艺理论与批评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